卡 | 透過美國運通國際轉卡申請第一張美國信用卡

前言

踏入哩程坑多年,一直都知道想要更加深入哩程世界,美國信用卡終究是需要去解鎖的。

幾年前因為還是住院醫師,時間沒有如此彈性,加上住院醫師生涯大半落在新冠疫情期間,有返國14天要隔離的限制,根本不可能出國,所以辦第一張美國信用卡的念頭就這樣擱置到現在。

今年六月初的時候,在請教 Vincent 大大關於如何辦一張對岸駕照來解決奧地利禁止台灣駕照的問題的時候…

V 神突然問我:「你有辦美卡嗎?」

隨即傳了一連串語音訊息給我,包括如何解決地址驗證,以及郵件代收服務的公司資訊等等。這些關鍵資訊有人指路之後整個豁然開朗,剩下的資訊自己一邊 Google 一邊爬文慢慢拼湊出方法。

圖右是我辦美國信用卡的時間軸,從 V 神指路提供資訊,到開始研究,再到決定衝去開戶以及完成轉卡,前後大約花了將近兩個月完成 Amex 國際轉卡,準備得當的話,辦下第一張美國信用卡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為什麼要辦美國信用卡呢

美國消費主義盛行也助長了信用卡的發展,許多美國信用卡都會透過開卡消費滿一定金額來發放高額開卡禮來鼓勵使用者開卡消費,此外很多高階卡都會收取年費,因此高額開卡禮的發放與持卡權益給的非常大方。

而且美國的金融系統很發達,各種信用卡產品層出不窮從普通消費卡到高端的旅行卡,不同的信用卡為不同需求的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金融機構不斷創新,推出各種附加服務和優惠,在美國這種高度競爭的信用卡市場中,出現了許多神卡擁有高額開卡禮、附送免費機場貴賓室、贈送的飯店會籍讓人可以住飯店升等、以及擁有免海外交易手續費等福利,讓人趨之若鶩。

再來就是因為我有開美國券商進行股票投資,辦理美國信用卡可以減少海外金流的摩擦成本,除了賺取回饋福利之外,讓手上的支付工具更加多元也是一種理財策略。


AMEX國際轉卡辦美國信用卡

必需條件

  • 持有台灣美國運通信用卡至少三次帳單週期
  • 一支美國行動電話門號
  • 能夠收銀行信件的美國地址,且該地址不能是商業地址

非必需條件 (但如果有,會提高便利度)

  • 擁有美國的銀行帳戶
  • 擁有 SSN 或 ITIN (有 SSN 的人也不用煩惱這些問題了啦)

我的起始條件

  • 台灣人,沒有綠卡,沒有 SSN,沒有 ITIN
  • 持有台灣美國運通卡快滿一年了,即將出年費帳單
  • 投資美股五年以上,有收到券商寄給我的 1099-S 表單,可以填寫 W7 表格申請 ITIN

辦美國信用需要的前置任務

以下分門別類講述如何解各項任務:

辦一張台灣美國運通信用卡

這應該是最簡單的前置任務,只要辦卡就好了,至於挑哪張卡則看辦卡人的考量,以下連結我沒有使用推薦碼,所以可以安心點擊

  1. 美國運通信用白金卡,俗稱小白,年費 8500 TWD,首年開卡禮送20000點台版MR,我認為是正收益卡。
  2. 美國運通信用金卡,首年免年費,權益就台灣吃飯住宿卡,可以利用免年費卡持有一段時間後辦理轉卡,也是個不錯的選項。

辦一支美國行動電話門號

這個也不難辦,在 2024 年撰文的當下,現在已經有非常方便的 e-SIM,手機下載對應電信服務商的 App 就能直接辦好,就算是想辦實體 SIM 卡也能在拍賣網站找到美國 SIM 卡,且現在美國門號幾乎都有支援 Wifi-Calling ,只要在 Wifi 環境下就能接聽打電話,也能收簡訊。

目前主流大家比較推薦的選項有三個:

1. UltraMobile PayGo

預付卡型門號,在拍賣網站就可以找到,月租費 3 USD,支援 Wifi-Calling,可使用服務商 App 儲值月租費。

2. UltraMobile

預付卡型門號,使用 UltraMobile App 就可以付費使用服務,最低月租費 10 USD,支援 e-SIM、Wifi-Calling,可使用服務商 App 設定月租費扣款信用卡。

3. MintMobile

預付卡型門號,使用 MintMobile App 就可以付費使用服務,最低月租費 15 USD,有每個月 3 GB 的美國上網流量可以使用,支援 e-SIM、Wifi-Calling,可使用服務商 App 設定月租費扣款信用卡。

我最後是選擇了 MintMobile,雖然貴 5 USD,但是支援 Family Plan,可以連同家人的門號一起養,每個月 3 GB 的美國上網流量對於會去美國安排事情的我來說也很實用。

至於 VoIP 服務像是叮咚或 Google Fi,我在幾個社群上零星看到有人說會收不到簡訊的 DP,而且銀行端也能驗證出這是 VoIP 電話,我覺得不利於跟銀行長期往來,所以就沒考慮了,Google Fi 除了本身是 VoIP 之外,近年也增加了許多限制,長期居住在美國地區以外的使用者收發電話容易被停權,所以也不考慮。


取得美國地址

這是最麻煩的部分,你必須要有一個美國地址來收銀行信件,在美國的信用紀錄也會與這個地址連動,這個地址不能是商業地址。

解決方法有幾個:

  1. 跟親友借地址,但之後信用紀錄與收發信用卡需要依賴這位朋友,不是長久之道
  2. 在美國租一個提供信箱轉運服務的地址

美國地址可以租借?是的,美國地址不但可以租,而且還合法合規,因為完成租賃地址的簽約還需要簽署 1583 文件,且經過公證之後信箱服務業者就能合法處理你的轉運信件,以下是我爬文整理來的兩個服務商:AnytimemailboxMailtoAP

Anytimemailbox

Anytimemailbox 是一個平台,上面有不同的郵箱出租業者在上面上架,所以不同地點的郵箱價格和政策都會不太一樣。每個信箱每月成本約從 9.99 ~14.99 USD 不等,可提供郵件、包裹代收、掃描、轉寄及銷毀服務。轉寄每件信件會額外加價,外加運費(根據服務商會有不同報價),所有操作都是透過網頁管理,多數情況會在一到兩天內完成處理。

這家平台優點是便宜,缺點則是因為他是平台,所以上面的業者什麼都有,而且多數地址都被 USPS 登記為商業地址 (CMRA,Comercial Mail Receiving Agency),所以需要自己花時間一個一個找還沒有在 CMRA 備案的私人地址。通常這些暫時還沒有在 CMRA 備案的地址,大多數是比較新的地址或者比較少人用的地址。此外用的人多了,時間久了可能也會在 CMRA 備案。

挑選地址的時候,先排除掉出現 PO Box 或 Mail Box 等明顯是租賃信箱的用詞,然後再透過 Google 街景服務尋找地點更接近一般住家的郵箱地址,最後再透過這兩個網站查詢是否被登記為商業地址:tool.USPSSmarty.com

取得地址之後,會需要填寫1583表格以及透過 Fiverr 找到公證人完成文件公證,就可以使用郵箱服務了。

這個過程會花一點時間,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地址,以及不想花時間,想要有人處理到好,那可以考慮另外一個服務,MailtoAP

MailtoAP

MailtoAP 是有提供中文服務的郵箱管理公司,提供的地址是沒有被登記為商業地址的私人地址,而且簽署完的 1583 表格也會幫忙公證,不需要再另外找公證人,也有Line 中文客服,缺點是 Line 客服回覆速度有點慢,需要一點耐心等待回覆。

真的借不到地址,也想急著開戶的人,MailtoAP 有個服務是租賃實體住址,這個住址會跟你簽一年約,因此你會有一個租賃合約,用這份合約就可以作為美國運通國際轉卡時的地址驗證證明,因為 MailtoAP 提供的是實體地址,而且沒有被標記為 CMRA,地址也會是住宅用的,我自己的親身 DP 是憑這份合約證明通過 AMEX 的地址驗證。雖然這個實體地址的租約有點貴,要 1000 USD,但不失是個一勞永逸快速的解決辦法,且 MailtoAP 會贈送免費的商用郵箱地址給實體地址的訂閱戶,所以收到信用卡完成開卡後,就可以在 AMEX 的聯絡資訊新增第二地址作為收件地址,下一個年度就只需要跟 MailToAP 續約商用郵箱地址就可以了。

如果對 MailtoAP 有興趣的話,歡迎使用我的推薦碼:brian2024,可以取得 10% 的折扣。


前往美國開立銀行帳戶

透過 AMEX 國際轉卡辦美國信用卡,開立美國的銀行帳戶是非必需前置作業,但是要長期跟美國的銀行打交道,開立銀行戶也會幫助你跟銀行建立良好關係,申辦信用卡也比較容易,此外,開美國銀行帳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繳信用卡費以及解決地址驗證的問題。開立銀行戶可以挑選對外國人開戶友善的銀行 Citi、BoA、Chase。

對於美國運通的地址驗證地址來說,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拿前述提到的租賃郵箱地址用在開銀行戶的時候填寫的美國地址,等兩三個帳單週期出帳後,憑著銀行帳單作為地址驗證文件,或者是致電美國運通客服人工驗證地址時,請他們三方通話給銀行核實你的地址資訊,就能完成地址驗證。

雖然我最後是用 MailtoAP 的實體地址租約來完成地址驗證的,但考量到想要長期跟美國銀行保持關係,而且開立銀行戶之後連帶著也解鎖當地金融系統的許多服務,包括能使用金融卡在美國提款、能夠使用 Checking Account 入金 IRS 的退稅支票、能夠使用美國的 Cash App、也能作為和券商之間的資金中轉,開立銀行戶對我來說有蠻多好處的。

我在 2024/07/10 前往舊金山的 Sunset District 的花旗銀行開戶,這裡是華人區,事前我有透過朋友獲得理專 Susan 的名片預約開戶,Susan是個很有活力熱情的廣東裔阿姨,開戶過程很愉快順利,大概 30 多分鐘就完成開戶了。開戶之後 Susan 也會幫忙設定 Zelle、花旗網銀、以及設定Paperless避免過多紙本廣告信寄到信箱裡。

在我撰文的當下,花旗現在有開戶禮活動,2024/07/09 ~ 2024/10/08期間,只要滿足兩次花旗定義的 Enhanced Direct Deposit 入金,且金額達到 1500 USD,就可以獲得 300 USD 開戶禮。

如果需要 Susan 的聯絡資訊可以與我聯絡


選擇第一張美國信用卡

在美國運通官網就能開始線上填寫國際轉卡的申請資料,在這之前記得先登入台版美運帳號才能規避強制填寫SSN/ITIN的選項,再用同一個瀏覽器視窗開申請頁面,就會跳出「是否為其他地區會員」的對話框,按Yes之後,就不用填SSN了。

準備好前述的事前準備資料,選擇第一張想辦的美國運通卡片,將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填入,填完之後就會拿到申請的案件編號,因為金融法規的關係,台灣的美運資料跟美國沒有直接連線,需要打電話給美國運通人工審核,人工審核現在幾乎都會遇到地址驗證,再將地址驗證需要的資料上傳,等候個三天,就會收到核卡成功的 Email 了。

轉卡之前,先了解美國運通的開卡禮限制規則

1. 「一生一次」限制 (Once in a lifetime)

美國運通規定每一個人一生只能獲得一次任何美國運通信用卡/簽帳卡的開卡禮,但 NLL Offer (No Lifetime Language Offer) 可以破除這件事。

關於 Amex NLL 可參考本部落的這篇文章:

卡 | 什麼是 Amex NLL (No Lifetime Language)?

2. 「同家族」限制 (Family Rule)

美國運通在2023年下半年開始,新增了這個同家族系列限制,只要曾經或現在持有同一個系列的高階信用卡/簽帳卡,就無法獲得中/低階同系列信用卡的開卡禮。目前這個限制只有在個人卡才有,商業卡沒有這個限制,另外,希爾頓聯名卡家族暫時還不受這個規則限制。

  • Amex Green / Amex Gold / Amex Platinum
    Amex 簽帳卡家族,辦卡順序要從 Amex Green 開始辦才能依序拿到開卡禮。
  • Amex EveryDay / Amex Everyday Preferred
    低年費的累積MR信用卡家族,辦卡順序要從 Amex EveryDay開始辦才能依序拿到開卡禮。
  • Amex Blue Cash Everyday / Amex Cash Magnet / Amex Blue Cash Preferred
    現金回饋家族信用卡,辦卡順序要從 Amex Blue Cash Everyday 開始辦才能依序拿到開卡禮。
  • Amex Marriott Bonvoy Bevy / Amex Marriott Bonvoy Brilliant
    萬豪聯名家族信用卡,辦卡順序要從 Amex Marriott Bonvoy Bevy 開始辦才能依序拿到開卡禮。
  • Amex Delta SkyMiles Gold / Amex Delta SkyMiles Platinum / Amex Delta SkyMiles Reserve
    達美航空聯名家族信用卡,辦卡順序要從 Amex Delta SkyMiles Gold 開始辦才能依序拿到開卡禮,雖然台灣 Base 基本上不會有人辦這張卡啦…
  • Amex Hilton Honors / Amex Hilton Honors Surpass / Amex Hilton Honors Aspire
    希爾頓聯名卡家族信用卡,目前這系列不受 Family Rule 限制。

3. 「五卡槽」限制 (5 Card Limit)

美國運通規定最多只能同時持有五張美國運通自己發行的信用卡 (Credit Card) ,但這個限制不包括美國運通簽帳卡 (Charge Card)。

4. Chase 的 5/24 Rule

這不是美國運通的個規則,而是 Chase 的規則,但會特別考量的原因是辦 Chase 信用卡會看你過去「兩年內曾經拿到5張或以上」的「任一家銀行」信用卡,無論這些卡現在「狀態是開或關」都算,申請 Chase 信用卡一定會被拒絕。因為 Chase 的信用卡福利也很好,開卡禮也給的很大方,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把 Chase 的 5/24 規則列入考慮。

關於 Chase 信用卡的申辦以及規則,可以參考本部落格這篇文章:

卡 | 申請第一張 Chase 信用卡

不要輕易關掉第一張卡

因為美國的信用評分機制包含了持卡長度,所以第一張卡不推薦剪卡,以免影響信用分數。除非真的已經持卡很多年,手上也已經辦了很多張信用卡,那影響程度就沒那麼大了。如果選擇了一張高年費的信用卡,未來的日子持有這張卡的成本就會提高很多,因此選擇第一張卡首要考量是免年費或低年費為佳、免國外手續費 (No FX fee)、以及想要的開卡福利。

第一張美國信用卡該辦哪張呢?

綜合上述提到的條件,以及使用國際轉卡辦第一張卡無法使用 Referral Link 來衝高額開卡禮的考量,我辦第一張卡的選手為:

1. Amex Green

年費 150 USD、開卡禮為六個月內刷 3000 USD 可獲得 40000 MR、餐廳/旅遊/交通類消費 3X 回饋,其他消費 1X 回饋、沒有海外消費手續費

我自己是選擇開這張卡作為第一張卡,雖然這張卡無法再降為更低年費或0年費的版本,但是餐廳/旅遊/交通類消費 3X回饋很實用,也為了日後開 Amex Gold 和 Amex Platinum 鋪路,避免跳級開上去因為家族限制而拿不到開卡禮。

目前辦這張卡使用推薦連結也沒有特別的Offer,若依然不介意的話,可以使用我的連結辦卡

2. Amex Marriott Bonvoy Brilliant

年費 650 USD、開卡禮為六個月內刷 6000 USD 可獲得 95000 萬豪點數、萬豪集團旗下飯店 6X 回饋,航空公司官網/全球餐飲消費 3X 回饋,其餘消費 2X 回饋、持卡期間就可以獲得萬豪白金 (Platinum Elite) 會籍、持卡期間每年送 25 晚定級房晚 (Elite Night)、年度 300 USD 全球餐飲消費退額。

列入考量的原因不外乎是為了繼續持有萬豪白金會籍,以及獲得25晚定級房晚來達標終身白金,雖然直接跳級開這張卡會拿不到低階版的萬豪聯名卡 Amex Marriott Bonvoy Bevy,但低階卡的開卡禮實在太爛了,秉持著沒拿也沒差的心態,一度想要開這張卡,最後思考之後,這張開卡禮僅95000萬豪點數也同樣爛到有剩,還不如等之後的高額開卡禮 Offer 出來或 Referral Link 出現高額開卡禮再辦也不遲。

3. Amex EveryDay

年費 0 USD、開卡禮為六個月內刷 2000 USD 可獲得 10000 MR、美國境內超市消費 2x 回饋,其他消費 1x 回饋、有海外消費手續費。

零年費且可以賺取MR的信用卡,但是對於台灣Base來說很難使用,賺 MR 的速度很慢,除了 0 成本之外沒有什麼優點。

4. Amex Hilton Honors

年費 0 USD、開卡禮為六個月內刷 2000 USD 可獲得 10000 希爾頓點數、希爾頓集團旗下酒店消費 7X 回饋,超市/餐廳/加油消費 5X 回饋,其他消費 3X 回饋、持卡期間就可以獲得希爾頓銀卡 (Silver) 會籍、沒有海外消費手續費。

這張也是零年費卡,而且還免海外消費手續費,因此這張卡是我當時高度考量的候選卡,但我對希爾頓集團沒有愛,之前持有鑽卡會籍期間也沒有獲得太多亮點的住宿體驗,所以最後沒有開這張卡。


申請美國稅務編號 ITIN

什麼是 ITIN ?

根據美國國稅局 (IRS)的解釋,美國稅務編號 (ITIN, Individual Taxpayer Identification Number)是 IRS 核發的稅務處理號碼。IRS 核發 ITIN 以幫助個人遵守美國稅法,並為沒有資格取得社會安全號碼 (SSN, Social Security number) 的人提供一種有效處理和核算報稅表和補助金的方法。無論移民身分如何皆可核發,因為居民和非居民國外人都可能有美國《國內稅收法》規定的申報或報告要求。ITIN 無法用於聯邦稅務報告以外的任何目的。

關於 ITIN 詳細定義可以看 IRS 的官網

為什麼要申請ITIN ?

辦理 Amex 國際轉卡不需要申請 ITIN,但為了長久經營在美國的信用,大家還是會建議申請 ITIN。

如同 IRS 在官網上的解釋,ITIN 可以給沒有資格申請 SSN 的外國人申請。因為美國人不像台灣人有身分證證字號,身分證字號就是我們的信用紀錄載具,而美國的信用紀錄是以 SSN 或 ITIN 作為信用載具,因此申請 ITIN 稅務編號作為信用載具並綁在美國運通以及美國的銀行體系裡,就可以讓我們在美國養自己的信用紀錄,藉此跟美國的銀行體系打交道。

申請 ITIN 的手段很多,坊間也不少提供代辦 ITIN 的服務,花點錢就能取得,但對於有投資美股的人來說反而輕鬆,只要持有會配股利的股票,台灣住民就會被美國國稅局課30%的股利預扣稅,因此每年3月的時候,券商會發放 1042-S 稅務表格給投資人,我們就能憑著這份表格跟 IRS 申請退稅。當然退稅只是一個名目,因為股利預扣稅其實退不到什麼金額,但能形成一個正當的理由讓我們向 IRS 申請ITIN,讓我們跟美國的金融體系建立連結。

關於ITIN申請流程與心得,已經整理成一篇正式文章,有興趣者歡迎點擊查看:卡 | 申請美國稅務編號 ITIN


總結

本文整理了辦美國信用卡的原因以及需準備的事前工作,對於台灣Base的人來說,透過美國運通國際轉卡可以快速辦下第一張美國信用卡藉此累積在美國的信用紀錄,再利用申請 ITIN 作為信用載體,就能跟美國的金融體系打交道。另外也會建議養一個美國門號長期持有,並且開立美國的銀行帳戶,在後續與美國的金融體系往來會更加穩固。


參考文獻

轉美卡概論

  1. Glee Tsai: 申請人生第一張美國信用卡
  2. Matt Hou: 2023 怎麼申請美版信用卡?
  3. Eric LS Huang: [金流] Amex美國運通全球轉卡-無SSN拿美國信用卡
  4. Calling訂房達人: 美國運通國際轉卡-Amex Global Card Transfer到美國的美國運通,賺取高額開卡禮!

美國信用卡概論

  1. Tripplus: [Credit Card Database] 信用卡資料庫
  2. 美国信用卡指南: 【新手必读】美国信用卡新手入门攻略【2023年更新】

美國門號

  1. Aillynotes 美國生活&稅務: 低成本保留美國手機門號(可收驗證碼、銀行簡訊認證)
  2. 紐約工程師Jack: [美國電信] 省錢 Mint Mobile評價,每月$15,5個步驟輕鬆線上申請

美國地址

  1. be E commerce R: 如何合法租用美國私人地址-Anytime Mailbox是不錯的選擇
  2. 派大: 購買美國地址懶人包